今年的雙11依舊聲勢浩大, 各類營銷案例早就都在說雙11怎么玩,問題是對于進不了主會場的中小賣家來說,面對洶涌而來的流量紅利及強大的競爭對手,中小賣家應該如何合理的應對?
“雙11”不是大品牌的獨角戲 
“雙11只是大品牌的游戲”,“雙11是中小商家的墳場”。這樣的形容大家也不是只聽過一次。
2017年就有公開資料顯示:90%的天貓商家都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,天貓雙11在創造一個又一個銷售額神話的同時,背后卻是無數中小商家在承受著來自天貓平臺的吸血。
不管是大品牌還是中小商家,所以企業都面臨著一個難題:僧多粥少。好的流量資源只能由價高者得,部分中小商家則捉襟見肘,難免淪落為雙11盛會中僅是看熱鬧的一方。
所以,表現不好的就要出局?沒有實力的只能觀望?重壓之下欲哭無淚?
當然不!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每年的雙11也有不一樣的零售營銷玩法。天貓雙11只是平臺眾多活動當中的一個,相對于大品牌、大企業直接在電商平臺上的攻城掠地,中小商家則可考慮迂回作戰策略。
中小商家雙11的爆破點
在社交電商儼然成為風口,成為資本追捧的“香餑餑”的背景之下。中小商家完全可以將目光鎖定在微信小程序上。
在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后電商時代,基于微信生態的社交電商所帶來的裂變和爆發式增長,正在掀起另一場逆襲。
根據最新數據顯示,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0億,這是遠超天貓、京東等熱門電商平臺的可怕用戶群體。如果微信體系內的消費行為越來越頻繁,未來打開純電商平臺App的頻率就可能越來越低了。所以小程序營銷絕對會成為很多中小商家雙11的爆破點。
那么,如何在小程序上做雙11營銷呢?基于小程序這個載體,以秒殺作為切入點很是妥當。
小程序秒殺——電商“老玩法”的新型營銷
秒殺是近年來商家最常采用的促銷手段之一,作為促銷方式中最容易集中爆發的一種形式,合理選擇寶貝和借助秒殺做好關聯營銷,是快速提升銷售額的有利武器。而且通過給消費者提供較低的折扣來吸引人氣,提升流量和銷量。
不僅雙11,在小程序上中小商家還可以避開傳統電商大促節點,通過“造節”刺激小程序消費。比如其將每月的某日設置為品牌的特殊節日,在節日期間推出單品榜單、買家秀榜單等內容,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序傳播。除此之外,商家還可為小程序設置卡券功能,通過卡券為消費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優惠,促使用戶打開小程序。
可以說,小程序+秒殺的優勢可以為中小品牌吸引更多的用戶,同時可以為小程序帶來流量的聚集,促進小程序商家的銷售業績。也滿足了小程序商家更多的運營需求。
“以小程序為載體,中小商家可以有更多的場景應用和想象空間。在雙11 這樣的節日里以‘秒殺’為切入點,不僅能在銷售上取得了成功,更能在用戶激活和粘性方向的探索有了新的突破。
在社交電商的背景下,會出現很多高并發和去中心化的場景,這跟以往貨架式的銷售不一樣特別在活動的時候,流量會爆發式增長。
在以往的模式中,要實現對大流量和高并發支持,需要更多的IT資源,比如更大的內存和更多的CPU進行計算和分配,即便如此,依然無法完全避免進程間的錯位導致超賣等情況。而這些資源在非活動時間,往往是閑置的,造成企業資本的閑置和浪費。
因此,讓企業在需要的時候使用其服務,用完即走,不需要長期供養這些資源,基于多年積累下來的微服務底層,訂單處理的功耗極大下降,一臺普通的四核電腦可以抵得上常規模式下四臺專業服務器的能力。
不僅如此,小程序也設置了一些小心機,例如當用戶再進入活動頁,會收到系統提示,引導用戶到線下門店繼續購買,完成對線下的引流。
中小品牌自己開發電商小程序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成本,營銷工具需要不斷更新迭代,還要保證穩定性和合理性,選擇跟靠譜的服務商合作才是硬道理。
中小商家可以利用技術支持,上線小程序,開啟社交電商探索。以公眾號、社群、小程序三板斧,可以迅速連接線下門店和線上店鋪,玩轉秒殺、優惠券等營銷模式,品嘗小程序的甜頭。
除了基礎的技術服務,商品管理、電商營銷等方面已經逐漸成熟的體系,也將給品牌商帶來了更大的信心。
微信小程序開發,就找合肥拓野網絡公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