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起點開局 放百年眼光 匯省部合力 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,全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“人造太陽”創造新的世界紀錄,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磁場強度提升至42.9特斯拉……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一年來,我省放百年眼光、匯省部合力,高起點推進國家科學中心建設,形成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、引領性平臺成果、支撐性產業成果、示范性制度成果。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是一項國家戰略。一年來,我省先后印發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(2017-2020年)》等多個指引性文件,確立“2+8+N+3”多層次創新體系和建設路徑。在爭創國家實驗室方面,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“一號工程”。在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方面,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確定落戶合肥;合肥先進光源預研正式啟動,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方案通過中科院內部評審。在建設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和產業創新平臺方面,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國家批復,科大訊飛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,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等3個中科院在皖“十三五”科教基礎設施項目已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立項。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、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始建設。合肥離子醫學中心正在加快建設,大基因中心、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已開展可研論證。中科大、合工大、安大“雙一流”大學和學科建設順利推進。 2017年,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原始創新成果豐碩。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“墨子號”提前完成三大科學任務,并首次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;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“京滬干線”正式開通,并首次實現洲際視頻通話。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、我國“人造太陽”裝置創造世界新紀錄、量子通信“從理想王國走到現實王國”3項成果,入選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。圍繞信息、能源、健康、環境四大領域,我省實施重大科技計劃,組織開展高水平研究。 人才是創新的“第一資源”。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立以來,依托中科大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及安徽地方的其他科研機構和高校,我省積極引進、培養高端人才,使人才隊伍建設躍上新臺階。2017年,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增院士2人,新增萬人計劃、千人計劃、杰出青年、長江學者等國家級高端人才90余人,新增省部級高端人才110余人。 |